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今年要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,重點抓好鋼鐵、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。
四川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、裝備制造業的重鎮,哪些產能需要去?如何去?
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、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陳新有,全國人大代表、鞍鋼集團釩鈦(鋼鐵)研究院院長唐歷和全國人大代表、旭陽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相革。
去產能壓力不大
四川鋼鐵企業為何都在叫苦
記者:四川去產能的壓力如何?
陳新有:四川的去產能任務不算特別重。這主要是因為過去幾年四川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非常大,整個“十二五”期間,全省關停了2000余家落后產能企業,提前一年完成了國家和省政府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。
四川去產能的重點也是煤炭和鋼鐵。去年四川的鋼鐵需求是4000多萬噸,但產能不足3000萬噸。因為要素、物流成本的原因,四川的煤炭產業并無比較優勢,產量應該控制在一個什么樣的合理水平,我們正在加緊研究,這是我們今年的一個硬任務。
記者:但為什么四川的幾大鋼鐵企業全都在叫苦?
陳新有:是因為鋼鐵價格低于盈虧平衡點,鋼企都在持續虧損。而虧損的根本原因,是產品競爭力的問題。只要有競爭力,總會找到市場,國內不行還可以賣到國外去。
差異化發展
不能簡單地“一關了之”
記者:去產能,企業可以做哪些嘗試?
唐歷:不能簡單地“一關了之”。關了又做什么呢?全部轉去做非鋼的話,是不是又會引起其他行業的產能過剩?所以不同地域、不同企業應實行差異化的發展戰略,不能都做“減法”。從攀鋼的情況來講,主要還是結構調整,一是調產品結構,退出部分中低端產能,把攀鋼具有比較優勢的高鐵鋼軌、重載鋼軌,以及釩鈦新材料等做強;二是要從提供原材料,到提供從研發、設計到產品、服務的整套解決方案。我們已經成立了一家針對汽車的應用研究中心,今后不僅是賣鋼材,更要參與到下游客戶的整個研發生產環節,提高用戶黏性和產品附加值。
趙相革:我倒覺得可以換個思路來看,不一定是怎么“去”的問題。我們經過幾輪的技改,現在的裝備和技術都在不斷進步。和江浙地區的同類型企業比,我們虧損的一大原因,是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敏度不夠。我強烈建議成立一個本土水泥協會,形成“協會主導、政府引導、企業主動”的參與機制,四川企業集體闖市場、一起抗風險,成功率會更高。 |